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声春雷过后,宽阔水自然保护区雷竹种植基地内的雷竹笋已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
2021年3月25日,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竹产业团队指导老师苟光前教授、代朝霞副教授携团队成员刘艳江、朱潇一行四人前往遵义市绥阳县旺草镇下寺村查看基地雷竹的生长情况,为接下来的栽培管理提供建议,开展技术服务及博士村长工作。
雷竹,又称为熊猫竹,笋味美、笋期早、产量高,是优质的笋用竹种,在浙江一带广泛种植。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高质量的要求,竹笋由于其低脂肪、高纤维的特性受广大人群所喜爱,竹笋产业发展迅速,每年大量竹笋上市且供不应求,雷竹作为优质的笋用竹种,成为许多地区为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发展。
生长良好的雷竹笋
绥阳县宽阔水雷竹笋有机种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三农思想”的重要内涵为指导,为实现乡村振兴寻求到新的发展道路。合作社现有农民股东会员77人,成员出资200万元,于2019年从四川省引进雷竹竹苗,现有500亩的种植面积,欲打造千亩雷竹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并将雷竹种植产业列入绥阳县重点推广农业目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在合作社负责人田景强、经理罗天成的陪同下,竹产业团队对宽阔水雷竹种植基地的竹苗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有的植株已经发笋,但有的植株只是存活,并未发笋。观察几片样地后发现,雷竹竹苗存活率较高,但出笋率低,仅在10%左右,达不到生产标准。与负责人交流后得知,在引种时大多数的竹苗不是带兜移栽的,根系较少,导致出笋率较低。
团队查看竹苗根系情况
苟教授指出,散生竹种在移栽竹苗时,所选用的母竹年龄最好是1-2年生,所连鞭在壮年阶段,鞭色应呈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分蔸带土,否则鞭系无法展开,难以发笋。在移栽时,要先用表土垫底10-15 cm,放入母竹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分层踏实,覆土深度比原母竹稍深3-5 cm,上部培成馒头形。其次,现在只是雷竹出笋的前期,还需继续抚育,再观察一段时间,查看出笋率是否有提高。
苟光前老师讲解竹苗移栽技术
讨论雷竹笋市场需求
通过此次的实地基地技术指导,博士村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平时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总结”的道理,继续发扬脚踏实地为农民做实事的精神,促使宽阔水雷竹种植基地雷竹笋丰收,扩大规模,增加产值,丰富产品加工多样化,延伸“产-加-销”一体化发展链条,吸引外出流动人员回村就业,带动周围农户增收致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战略贡献力量!
图文:贵州大学博士村长竹产业团队
编辑:编辑部刘仁明
责编:编辑部周雪荃
审校:孔曼曼
编审:张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