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声》杂志

冬至 │ 雪起寒天冬至到,祈愿数九待春来

发布者:张筱慧发布时间:2023-12-21浏览次数:29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之诗寓意时光移转、季节变化。冬至一到,阳气初生,人们就可以期盼下一年春天的到来。

一、冬至节气

 

20231222日,癸卯兔年冬月初十,今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距离全年结束仅剩9天。

冬至,又称亚岁、冬节、日南至等,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地表热量积蓄越来越少。《吕氏春秋》中说“冬至”是“日行远道”,也就是太阳离我们最远的意思。

冬至日在中国传统中称得上“身份显赫”,《汉书》写到:“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古人认为冬至是上天赐福之吉日。“冬至大如年”这一民间说法也印证了冬至一向被视为中国冬季的大节日。

二、冬至民俗

 

庆贺冬至的习俗由来已久,因地域差异,各地习俗也有所不同。

〖吃饺子〗

我国北方许多地区都有着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还有一说是为记“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吃汤圆〗

在闽台和两广部分地区,人们有着冬至吃汤圆的习惯,故汤圆又叫“冬至团”。前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团不仅自家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


〖喝羊汤〗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日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赞不绝口,从此民间形成冬至吃羊肉和羊汤的习俗。山东地区较为典型,羊肉味道鲜美,羊汤暖身驱寒。喝羊汤也就一直相传至今,人们不仅吃得开心,也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九九消寒图〗

     除了吃喝的习俗,冬至后,我国各地迎来“数九寒天”。从冬至这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九尽,桃花开”。《九九消寒图》就是画上一枝素梅及81片花瓣,每天染一瓣梅花,待到上色完成,春天就来了。

 

三、冬至提示

[冬至“四忌”]

    一忌暴饮暴食:冬至正值岁末年初,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

二忌受寒:冬至时节,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外出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

三忌大汗: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四忌是非: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尽量保持心态平和,不要招惹是非,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养生之道]

冬至时节,可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羊肉、莲子、山药、银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常见的可食用卷心菜,维生素含量高又有丰富电解质,清热利湿。

谨记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注意手脚的保暖,室内也要经常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

精神上宜静神少虑,保持畅达乐观,不胡思乱想,还建议大家少熬夜、多阅读、睡眠以获得良好的精神状态。

四、趣味文化--数九歌

民间的“冬至九九歌”有趣且蕴含中国人寒暖计算的智慧。民谚民谣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具有帮助人们判断寒暑更迭、农耕时令的实用价值。 

数九盼春,照顾好自己,祝你安康!

 

图片:刘广琴 编辑部余弦

文字:贵州大学研究生管理与素质拓展中心

编辑:编辑部余弦

责编:何欢 郭书伟

审校:张筱慧

编审:綦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