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冬至有“味”丨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发布者:张筱慧发布时间:2024-12-21浏览次数:10

冬至,这个古老而神秘的节气,宛如岁月长河中的一颗明珠,

在每年的公历1221日—23日准时闪亮登场。

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它解释道: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其中的“至”便代表着极致,即阴寒达到极致,天最冷

阳气上升,天气寒彻。

太阳行至最南处,昼最短,夜最长。



  • 冬至的传统习俗

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习俗,

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pick你的那份“乡愁”吧!

1.一碗羊肉粉,冬至才够味!




贵大的冬至,怎么少得了羊肉粉的陪伴?

热气氤氲,香味扑鼻,一口鲜嫩的羊肉,一口筋道的米粉,瞬间赶走冬日的寒意!

在冬至这天,我们会在冬至这天去嗦一碗羊肉粉,保证这个冬天不畏寒冷。

遵义羊肉粉,恰似黔北美食画卷中那灵动的一笔。

浓郁的肉香、乳白的热汤,再加上翠绿的葱花和细碎的香菜,

初尝一口,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上绽开,热辣和醇厚交织缠绕,

暖意顺着喉咙直抵心间,那独特的风味,

在唇齿间久久徘徊,令人欲罢不能。

2.饺子—辞旧迎新




在北方,冬至这天人们都会吃饺子。

相传“吃饺子”这个习俗主要是源于东汉名医张仲景为乡亲驱寒治病的故事。

在长沙担任太守时,看到乡亲们的耳朵因寒冷而冻伤,

便将药物制作成“娇耳”的形状发放给百姓,帮助他们治愈冻疮。

这种“娇耳”后来就演变成了饺子。

冬至吃饺子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历史人物和传说,

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3.汤圆—阖家团圆




汤圆在古代被称为“粉圆”或“粉糯米为丸”,

是用糯米粉制作而成的圆形甜品,象征着团圆和圆满。

古人有云:“家有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在南方,汤圆则是我们餐桌上的“主角”。

不仅用于祭祖和家庭团聚,还象征着家庭和谐和吉祥。


  • 冬至养生防寒

1、注意防寒保暖:女性属于寒性体质,日常要少吃寒性的食物,冬季外出要注意防寒保暖,秋裤要穿起来哦!

2、坚持晚间泡脚:中医认为,人体的寒气是由打的从人的足部进入身体的,多泡脚有助于同学们起到保健养生、防寒保暖的功效呀!

3、适量进补营养物质:冬至可以多一些富含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肉类来抵御寒气,如山药炖排骨、牛肉、羊肉等等。




严冬已至,春意将临

冬至,放下繁重的学习和工作

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或羊肉粉,

心向暖阳,让我们共赴下一个春秋!


图片:总务部高成媛 杨振清

文字:总务部高成媛

编辑:编辑部魏倩倩 金明媛

责编:张筱慧 顾洵 穆小兰

审校:綦娅

编审:张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