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教育厅发布了《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我校10项教学成果荣获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下面,请欣赏特等奖的风采吧。
成果名称:
“价值塑造 产教融合 科技创新 服务社会”新农科草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成果完成人:
陈超 赵丽丽 郝俊 赵学春 席溢 李舟 程巍 金宝成
获奖情况:
2024年贵州省高等教育(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成果介绍
成果简介:
在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团队一直致力于提升团队教师、研究生、产业人才综合素质。团队积极参与草畜结合研究、饲草栽培技术以及草坪、绿草生态环境应用的全过程,不断探索与实践。围绕社会对新农科草学创新人才的高要求,针对学生“三农”意识不高、实践能力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问题,以“三全育人”和“党建育人”为基础,构建了“一引领(思政引领)、二融合(学科融合、产教融合)、三链接(知识链接、创新链接、服务链接),四协同(国际视野、“三农”情怀、贵州特色、产业需求)为核心的“1234”培养模式,提出价值塑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培养理念,构建多学科交叉、多维产教融合的育人方法,建立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导师团队和产学研用发展培养模式,形成了培养“国际化,懂情怀、有特色、服务地方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多导师制、开放协作平台为支撑,全方位实施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新模式,取得了一批教学科研的突出成果,在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三农”意识不高,服务农业发展意识不强。
实践能力不够,解决实际农学问题不深。
“产学研用”链接不紧,创新创业能力不高。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1)强化价值塑造,厚植“三农”情怀。依托“党建+”引领下草学研究生“三全育人”模式,形成“党政+思政+党建+平台”的育人品牌,探索“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育人路径,通过“科技小院”“博士村长”“三下乡”等党团活动,将政教、科教、产教、思教等育人理念根植高素质研究生培养之中。
(2)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拓宽产教融合资源。依托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辐射全国的协同创新中心。围绕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全国20多家相关单位展开合作,构建开放、共享、和谐、进取的科研创新平台。瞄准前沿学科、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内培外引、多方联动,已建成拥有多学科交叉背景、引领学科前沿和扎根生产一线包括院士、专家、博士、企业家等组成的卓越导师队伍。
(3)创新“一赛四促”模式,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应用创新发展模式。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以赛事为契机,积极贯彻“以赛促研、以赛促创、以赛促建、以赛促教”的“一赛四促”培养模式。
创新点及推广应用效果
创新点:
教学理念创新——通过“科技小院”+“博士村长”+“三下乡”优化“理论+实践”教学实施路径。
教学模式创新——打造“一引领、二融合、三链接、四协同”的新农科草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保障机制创新——实现国际视野、“三农”情怀、贵州特色、产业需求的协同发展。
推广应用效果
应用效果:
1.研究生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90篇,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5件,获得行业最高奖“王栋奖学金”。9名博士毕业生先后入选贵州省青年人才,成长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6名博士毕业生入选博新计划。
2.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幅提升
学生参加双创类竞赛人数覆盖率超70%,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金奖6项、银奖3项、铜奖2项),省级奖项(金奖9项、银奖1项),其中高教主赛道、产业赛道2项金奖填补了贵州省在两个赛道的金奖空白。学生自主创业年利润超1000万元。
3.研究生地方服务成效显著
组织学生1560余人次参与科技小院、博士村长、暑期社会实践等项目。研究生为企业和农户技术培训累计超10000人次,服务企业、合作社、养殖户1280余家,涉及产值超20亿元。
4.助推学科及团队迅速发展
团队主编参编教材13部,正在主编国家级教材3部,发表教改论文20篇。团队成员1人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人获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获贵州省教学名师,2人获全国草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团队获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项,实施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打造“金师”上“金课”教学模式3项。
推广示范成效:
1.教育改革引领示范作用显著
部分成果获贵州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三等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团队近三年在全国草学学科高峰论坛、草学学科发展论坛、草学教学创新联盟大会等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在全国30余所兄弟院校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2.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项目成效获人民网等各级各类媒体报道54次。肉牛科技小院主推的“茅台醉牛”循环经济模式得到大力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科研产品“关岭牛”获106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3.优秀典型案例接连涌现
研究生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书写贵州山地高原的“生态畜牧大产业”—贵州大学生态畜牧践行“两山”理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入选2022年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案例。
《借助科技小院平台,构建“产学研用政”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案例入选2024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学术年会案例汇编。
“动科同心 知行合一”实践团被共青团中央评选为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服务对象感谢信
其他相关照片
图文:贵州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编辑部何鸿浩
责编:张筱慧 熊太莎 穆小兰
审校:綦娅
编审:张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