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小红花”播撒希望 青春行赋能振兴 ——贵州大学小红花“博士村长”支教队赴荔波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者:张筱慧发布时间:2025-08-08浏览次数:10

 近日,贵州大学小红花“博士村长”支教队深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第五小学——一所服务于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学校,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聚焦思想引领、教育帮扶与乡村调研,将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倾注于祖国西南苗乡,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与青少年成长,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红色铸魂: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支教队将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精心打造“小小飞天梦”爱国科普课程,通过国旗知识、国歌传唱,激发学子的爱国热情与航天梦想,让“为祖国去飞行”的种子在心中萌芽。积极参与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墙绘创作,师生协力描绘民族团结画卷,在艺术实践中深化国家认同与民族情感,筑牢了队员们服务基层、奉献青春的思想根基



教育赋能:多元课程浸润,启迪智慧梦想

针对学生需求,支教队科学构建了涵盖科学探索、文化传承、艺术熏陶、体育健康、国学经典的多元化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开设“趣味动物学”“非遗螺钿DIY”“高铁科普”“陶瓷课”“软笔书法”“趣味象棋”“趣味足球”“阳明心学”“吉他冒险岛”等20余门特色课程。通过寓教于乐、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力。课堂上,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踊跃的提问和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如陶瓷、螺钿手工),是对教学成效的最好注解。队员们也在“老师”这一身份的体验中,深刻理解了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价值。此外,支教队还成功组织了融合趣味与竞技的“村BA”篮球赛,点燃了乡村少年的运动激情,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与拼搏意志。



调研助力:聚焦乡村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支教足迹不止于校园围墙。队员们怀着服务乡村的初心,在当地驻村干部带领下,深入山江村开展实地调研(图片说明:山江村局部航拍图)。他们关切乡村教育,耐心走访厌学青少年家庭,探寻问题根源,尝试提供疏导帮助。聚焦特色产业振兴,实地考察罗汉果、百香果、铁皮石斛等种植基地,与农户深入交流,了解产业发展模式、优势与瓶颈。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为村落精准采集地理信息与产业分布数据,生成了宝贵的村庄航拍影像与地图资料,为后续的乡村规划、产业推广及资源对接提供了可视化依据和决策支持,有效拓展了支教活动的深度与广度。



成果绽放:汇演见证成长,梦想扬帆起航

实践活动尾声,“文艺进荔波,村晚绽五小”支教汇报演出精彩上演。师生同台,通过洋溢着童真活力的“村T秀”、青春洋溢的舞蹈《启明星》《幸福感应》、温情流淌的钢琴弹唱《萱草花+小宇》、充满力量的独唱《海阔天空》等节目,以及热闹非凡的“抢凳子”游戏,共同展示了半个月的学习成果与深厚情谊。师生合唱《送你一朵小红花》深情唱响,“奖励你有勇气,主动来和我说话”的歌词,正是支教活动中鼓励学生勇敢表达、建立自信的生动写照。离别之际,孩子们真挚的话语与不舍的目光,是对支教队最大的肯定。



贵州大学“小红花”博士村长支教队此次荔波之行,是一次青春的奔赴,更是一场生动的实践育人课。队员们用知识启迪智慧,用陪伴温暖童心,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科技赋能发展。他们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求知的“小红花”种子,点燃了探索世界的渴望,更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锤炼了本领,深化了家国情怀。那些留在孩子们手中的螺钿与陶瓷作品,回荡在校园里的琴声、棋语、墨香与球场的欢笑,连同无人机航拍下的乡村图景,共同汇聚成一股青春力量,为荔波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定信念与实干风采。

图文:贵州大学“小红花”博士村长支教队

编辑:编辑部穆小兰

责编:张筱慧 罗国师

审校:綦娅

编审:张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