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15:30分,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奖面对面,生命与科研”主题讲座在明俊楼335顺利召开。本次活动邀请到植物学2018级博士仇志浪、生物学2018级硕士孙冉以及生物与医药2019级硕士艾仁丽三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分享科研和生活,旨在通过交流学术心得和生活经验,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合理协调生活与科研的时间,明确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活动伊始,主持人周奎对三位国奖获得者的获奖情况和科研成绩进行简短介绍。
随后,仇志浪博士就“我和我的研究生生活”为主题,从科学研究、业余生活、收获三个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在科学研究中,他鼓励大家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并分享了文献搜索的网站,同时还分享了自己文献管理的软件,如EndNote 和NoteExpress。另外,在生活中,他鼓励大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锻炼以及劳逸结合等。
接着,孙冉同学分享了他的学习经验。他建议同学们养成阅读国内外前沿文献的习惯,平时应多去实验室,多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让自己尽早地熟悉实验流程。孙冉同学是学术工作两不误的好榜样,曾在优秀期刊上发表文章,也是优秀的学生干部。
此外,研二的艾仁丽同学已发表一篇SCD,受理专利一项,获得挑战杯全国三等奖。她本科就读于贵大,考研时依然选择了贵大。她说:“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因为这个目的会影响读研的心态还有意义。”平衡好实验时间和琐碎生活时间的关系是必要的。她提到了“厚积薄发”的感想,大二进入实验室学习,参加了SRT项目,这为后面的研究生学术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在最后的自由提问环节,研一的同学问道:“在发文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些什么?”仇志浪师兄回答:“我们应当注意文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解决了什么科学问题,有什么意义,然后根据目标杂志的要求去修改文章,包括文章格式等。”接下来,仇志浪博士针对“竞赛和科研是否会冲突,怎么平衡?”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说:“参加竞赛有些时候确实会耽误平时的科研进程,但两者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应当尽量平衡这两者的关系。”
至此,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举办的“国奖面对面,生命与科研”活动圆满结束。
图文:生命科学学院 陈凤娇 陈德瑶
编辑:编辑部周雪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