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词...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贵州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校赛的通知

发布者:张筱慧发布时间:2025-09-26浏览次数:10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贵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贵州大学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协办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

、参赛方式

一)参赛对象

以贵州大学MPA在读研究生为主,我校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和MPA毕业生也可参与组队。

二)参赛方式

每个学院参赛队伍数量不限。

校赛初赛阶段每队成员可为1-5人,且每支队伍的非MPA在读研究生(即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或MPA毕业生)不超过1名。

校赛决赛阶段可以调整队伍成员,但队长原则上不可更改。每队成员必须补齐达3-5人,以团队形式参赛,且每支队伍的非MPA在读研究生(即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或MPA毕业生)不超过1名。示例:校赛决赛某参赛队伍学生总数为5人,则团队构成可有以下3种形式:

1.队伍中5人皆为MPA在读研究生;

2.队伍中4人为MPA在读研究生,1人为MPA毕业生;

3.队伍中4人为MPA在读研究生,1人为公共管理相关学科在读研究生(包含博士生)。

在决赛阶段的现场答辩环节,每队仅可派3人上场比赛。每支队伍指导教师0-2人,建议至少有一名指导教师。

、赛程赛制

贵州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一)初赛阶段

参赛队伍在选题范围内自主拟定题目,并填写报名表(附件1和附件2)。

初赛采取评委评阅的形式。参赛队伍需提交报名表,评委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评审,评选出入围决赛阶段的队伍。原则上排名前55的队伍进入决赛,最终解释权归MPA教育中心所有。

二)决赛阶段

每支队伍提交案例正文与分析报告,还可同时提交调研报告。队伍需对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进行现场阐释和答辩。评委对每支队伍的案例分析水平和现场答辩表现分别进行打分,并对提交了调研报告的队伍在决赛答辩后进行评审打分。参赛队伍案例分析水平和现场答辩表现两者加权加总后确定最终案例名次及奖项归属,调研报告的奖项由评委另行评审确定。原则上案例得分排名前20的队伍推选参加国赛,最终解释权归MPA教育中心所有。

、选题范围

参赛队伍应紧密围绕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公共政策领域面临的重大或热点问题。选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政府管理创新;地方治理创新;城市和社区治理问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政策议题;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管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改进公共治理等。(注:已经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公共管理案例库的案例不可以参赛,提交案例要求为未公开过的原创案例。)

五、大赛流程

(一)报名事项

1.报名时间

2025101日至20251017

2.报名方式

参赛队伍组队成功后,须向贵州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报名邮箱提交报名表,经审核通过的参赛队伍视为报名成功。

 (二)比赛流程

校赛阶段

     

       

2025101日至1017

报名提交报名表

20251020日至20251027

初赛:专家评审

20251029

公布入围决赛选题名单

20251030日至20251211

实地调研、完成案例正文及分析报告、调研报告,文本检查

20251212

提交案例正文及分析报告、调研报告、文本检查结果

20251219

参加校级决赛答辩、公布决赛现场排名

20251223

专家评审调研报告、复审决赛结果后公布校赛获奖情况

国赛阶段

以国赛公告为准


六、奖项设置

大赛分别设案例与调研报告两类奖项,每类奖项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七、参赛支持

(一)案例指导支持

每支队伍请根据情况自行联系0-2名案例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须为贵州大学校内老师或聘用老师,指导教师工作量按获奖级别计算课时,具体如下: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特等奖、一等奖(金奖)按54个课时计算,二等奖(银奖)按36个课时计算,三等奖(铜奖)按18个课时计算。

(二)奖励支持

参赛校赛案例获奖的队伍,按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500元、三等奖2000元发放大赛奖金,同时颁发荣誉证书,优秀奖仅颁发荣誉证书。参赛校赛调研报告获奖的队伍仅颁发荣誉证书。校赛选拔出的优秀项目若代表贵州大学参加国赛,则按学校文件规定另报销差旅费和报名费等相关费用并给予一定的项目经费支持。

八、其他要求

参赛作品应由案例正文、案例分析报告、调研报告3部分组成。校赛阶段需提交案例正文与案例分析报告,调研报告不做强制性要求,提交了调研报告的队伍可参评相关奖项。

(一)案例正文要求

案例正文一般应包括:标题、案例摘要、引言、正文、结束语、附录等部分。

案例一定要基于真实事件。案例正文要对事件进行完整描述,要突出真实性、代表性和冲突性,要有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推出关键事件,引出争议点。通过陈述令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感到迷惑或难以决断的事情,展现事件发展或决策的制约因素和困境。

案例正文不超过15000字。请在案例正文结尾处准确表明正文字数,图片、脚注、尾注及附录等内容不计入正文字数,正文字数超过15000字者不能通过文本检查。

(二)案例分析报告要求

参赛案例须提供分析报告,分析报告置于案例正文之后,另起一页,在同一文档内。

案例分析报告一般应包括理论基础、案例分析、对策建议、结束语、参考文献、字数标记等6个部分。案例分析报告不超过15000字。请在分析报告结尾处准确表明正文字数,图片、脚注、尾注及附录等内容不计入正文字数,正文字数超过15000字者不能通过文本检查。

(三)调研报告要求

鼓励参赛团队围绕选题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应围绕调研发现的实际问题和有效举措,系统地收集一手资料,详细了解有关事件的发展过程、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开展调查研究。调研报告应论点鲜明、方法科学、分析全面、逻辑严密、数据可靠、结论明确,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能够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建议或经验模式,能够为公共部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报告应置于分析报告之后,另起一页,存在同一文档内。调研报告一般应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语等4个部分调研报告不超过4000字,图片、表格、脚注、尾注等内容不计入字数统计。请在调研报告结尾处准确标明字数。

(四)作品重复率要求

若参赛队伍提交了调研报告,需将参赛案例正文、分析报告、调研报告置于同一文档内检测,参赛案例的文本重复率不得超过10%(去除引用部分后)。若参赛队伍仅提交案例正文与案例分析报告,需将参赛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置于同一文档内检测,参赛案例的文本重复率不得超过8%(去除引用部分后)。检测结果以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为准

(五)实地调研

鼓励参赛团队围绕选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访谈,系统收集一手资料,详细了解有关事件的发展过程、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剖析案例设计的相关主体及利益诉求,为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调研报告撰写奠定基础。


九、联系人

贵州大学MPA教育中心:0851-88293727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0851-88292948

沈凡欣樾:13638070127,江永雳:13985229831

参赛QQ群:1065201760报名邮箱:ggyhxsb@163.com


十、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所有。

 

附件:

1.贵州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报名汇总表.xlsx

2.贵州大学第五届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报名表.docx

3.案例大赛参赛案例基本结构及排版要求.docx

4.案例大赛常见问题答疑.docx



贵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贵州大学研究生院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5926